學者推介
   
 

歲月的曼陀鈴 -- 美國國防醫學大學醫科與藥理科 龔則韞教授

真作假時假亦真 -- 香港中文大學醫學院院長 霍泰輝教授

也無風雨也無晴 -- 香港大學副校長 李焯芬教授

 

 

歲月的曼陀鈴

龔則韞博士
美國國防醫學大學醫科與藥理科
 

The waterfall sings, "I find my song, when I find my freedom." (瀑布唱著﹕當我獲得自由時,才找到自己的歌。)

這是泰戈爾的名句,當我第一次讀到時,內心深處起了很大震盪。從我們出生的那一天,我們的國家歷史、社會文明、家庭出身、學校教育、個人經歷等等這一些鋪墊或叫暖身都給我們的身上刻記號,並決定我們一生的命運。我們其實沒有真正本質性的自由,又怎能有泰戈爾的「自己的歌」﹖但是很可貴的,我們與身俱來的權利是「選擇」,我們可以選擇保存多一些或少一些鋪墊,因而也就能把命運裡的曲曲彎彎加加減減,成就一支屬於自己的「轉調的歌」﹗

二零零三年十二月,我首次隨先生江明健去香港參加他的皇仁書院(1963-70)同學們紀念初識四十週年的聚會,在那衣香鬢影、酒光杯酌、興奮激動的晚會裡,我因不諳廣東話,插不入閑聊的奔放熱情中,只能看臉部表情與肢體語言來體會大家的高昂情緒,試著捕捉當年他們僅僅十二、三歲小男生的情景。

我注意到有一位溫文爾雅的先生一直安靜地坐在舞台的靠邊前席裡,沒見他怎麼與人寒暄,也沒見他四處走動,只後來上台協助主持同學們表演歌唱和清談的環節,舉手投足之間有其親切而從容的台風。我指給明健看,問他﹕「這人怎麼常時如此安靜,而又可動若脫兔﹖」

明健抬頭一看,說﹕「他是我們的才子,叫關品方,留日的,很會寫文章,是本地的知名人物。」

品方在晚會裡,唱了一首日本演歌。那一次,我與他並沒有真正的打照面。

可是我們回美後,不知道為什麼,品方收到明健寄去的一幁我們家後院的皚皚雪景之後,過不多久竟為我們填了一闕詞,將我們的名字崁在詞中(註一)。然後他陸陸續續將寫好的小說片段電郵給我們讀。寫的是留日華人程志軒的大半生,用上海、香港、日本等三個地方做背景,輪流著寫。「日本」這個令我心痛的名字,無可避免地讓我想起中國近代歷史中的悲傷,中日甲午戰爭所導致的馬關條約,第二次世界大戰中的南京大屠殺,被日本送去南洋做砲灰的台灣壯丁,數不盡的中國老百姓的生命如草芥般地被踐踏犧牲了。我忍著痛細讀程志軒與中田久美子及中田幸雄之間的歷史糾葛與個人矛盾,我沒有嗅到「愛」的芬芳,所以這歷史糾葛及個人矛盾就變成了雪球,越滾越大,而越發不可收拾了。

二零零五年十二月,我又隨明健去香港看他的皇仁同學。這次有幸在他們定期舉辦的讀書會(在銅鑼灣富豪大酒店舉行,由皮膚科名醫林英明召集主持)聽到品方的發言。一個只有四、五十人的聚會,清清靜靜的,親親切切的。他在回應我的提問時,總結人生對愛恨、取捨、得失和貪嗔痴的參悟,提起雪峰禪師與玄機禪師的對話。品方說:淨居寺的女尼玄機,習禪定於溫州的大日山的石窟之中。她在修禪的時候,有一天忽然心生一念,想到法性湛然清淨,清修縱可成仙佛,但如果厭棄喧嘩而趣於寂靜,不能算是通達法性。於是她決定四出參訪,到雪峰禪師那邊問「道」。

雪峰見到玄機就問:「從甚麼地方來?」
玄機回答:「大日山來。」
雪峰又問:「太陽出來了嗎?」
玄機說:「如果太陽出來了,就會融化雪峰。」
雪峰聽後,改口問道:「妳的名字叫甚麼?」
玄機答道:「玄機。」
雪峰問:「一天能織布多少?」
玄機合掌應道:「寸絲不掛﹗」

當玄機認為對話已了,就禮拜告退。不想她轉身才走了三五步,雪峰在她後面忽然說道:「妳的袈裟衣角拖在地上了。」玄機聽說,立即回頭。雪峰就略帶譏誚地評論道:「好一個寸絲不掛﹗」

對人生的體會,得失寸心知,豈在乎斤斤計較一天能織布多少!品方到此戛然而止。滿座寂然,或許都在思索這個極堪參悟的「玄機」。(註二)

我想,雪峰與玄機都心有滯礙啊!然而他們修行要修到一花是無花,一葉是無葉,無我無塵埃,紅塵非紅塵,滾滾非駭浪,我心亦他心,天地人物我同心的層次﹗這也是我嚮往的境界!

至此,我與品方正式認識。我對出身低下卻一直力爭上游的程志軒「被拒絕、被遺棄、被誤會、被傷害」所造成的心靈監獄,產生了莫大的同情;對他與上海年輕女招待張茜妮之間的輕狂縱慾甚至買賣的愛情也多少能諒解。但是他的暴烈與邪惡則因他心中缺少「愛」而野草叢生,層出不窮,這使得程志軒實在還是一個令人不喜歡的人物。相對來說,他的好友王達榮與石錦滿住在香港,一樣與程志軒渡過慘澹的年代,當碰到大陸文革的硝煙、釣魚台事件的衝擊、港澳回歸祖國的惶惑、反日遊行示威運動的洶湧澎湃,都能投入心力,全力以赴,雖有困頓與挫折,但沒有暴烈與邪惡,追根究底,是他們心中有愛,還各自有一位為他們所愛、也愛他們的妻子,他們心中的愛化解了許許多多矛盾、迷惑、極端、惡念、痛苦、傷心、寂寞、萎靡、沉淪、猙獰的角鬥﹔他們心中的愛激勵了千千萬萬公義、正直、良知、勇氣、真理、美德、堅毅、忍耐、善良、和平、真誠、憐憫、寬容的追求。程志軒踏在滾滾紅塵中,迷失在自以為是的愛慾漩渦裡,他沒有學會愛人和被愛,兩次婚姻失敗,是他的心靈監獄必然的結果,這樣一支苦澀的歌,還真是他自己譜出來的﹗

意大利歌劇<費加洛的婚禮>的最後一句是「唯有愛才能帶來滿足與愉快」﹔在天主教的祈禱文裡有「就如同我們寬恕別人一樣」。只有「愛」與「寬恕」是鑰匙,能讓我們從自建的牢籠裡釋放出來。令讀者安慰的是程志軒與兒子中田廣浩之間的絕裂終於有了轉機,中日的對決似乎有緩和的跡象,「愛」這個天生的潤滑劑讓程志軒變得可愛了些,「寬恕」這個後天的膠合劑讓程志軒有了智慧,他雖在歷史的夾縫中仍然茫然若失,但是他看到了人生的光明與華夏文明的包容,他原本苦澀的歌開始轉了調門。

窗外的月亮,像一彎柳眉,發出若有若無的銀光,在無數的深夜,陪著坐在窗內桌前的我看書寫字。歲月教會我們累積智慧,雕塑我們成為一個懂得愛人,又值得人愛的人;經歷過人生的高低起伏與風吹雨打,應該是可以隨方就圓地安身立命,讓周圍的人感受如浴春風的自在,這是歲月的美妙曼陀鈴。

品方的「對決」這本書,記載了書中人物那流逝的六十年歲月,書中主人公程志軒為了尋找「自己的歌」,有許多的爭議與妥協,令我不禁深思更多,令我不禁默想更多,我想讀者們也會如此 ‧‧‧
 

(二零零六年七月九日寫於馬里蘭州珀多瑪克)

註一:韶華慢 (2005年3月8日,關品方)
朱鈿寶瑰,天上飛瓊,報人間凜冽。江南江北,幾曾見,萬籟玉龍豪雪?高拔則明,問誰識,松杉高潔?年歲過,花開花落,老去塞外豪傑。金剪裁送瓊枝,望紅塵健騎,輕渡瑤闕。韶華如斯,應須記,初識弱冠群蝶。韞藉郎心,憶舊事,對花陳說。離鄉遠,一夢揚州,二十四橋明月。


註二:玄機和雪峯這段襌的對話,在品方的小說「對決」中,有更深入的分析。

回頁首

 

 

 

 

真作假時假亦真

霍泰輝教授
香港中文大學醫學院院長
 

我和關品方兄認識了四十多年。由中一開始,我們在皇仁書院做了七年同窗。中一中二時因為和他雖同級但不同班,對他的印象不很深。中三那年,我僥倖升上了A 班,開始留意班裏那說話不多、舉止斯文、書卷氣得來有點靦腆的品方。我們當時那個年紀,正是男孩子青春期的開始,同學中許多不同性格開始顯露。品方由始至終都屬於溫柔婉約、又滲合了一點憂鬱的書生型。以後五年,我們都同班。我對他逐漸加深了認識,發覺他不但勤奮好學,更十分喜愛課外活動;又古今中外經史典籍,無所不讀。可能是博覽群書的關係,他文章寫得很好,中文科常常拿第一,沒多久便被公認為當年皇仁學生的才子之一。另一方面,他卻沒有文人孤芳自賞、 遺世獨立的酸作風,反而是事事熱心,很積極推動班裏、校內和校際的活動。後來他更聚集一班志同道合的同學,籌辦皇仁有史以來第一份學生的校報,他亦理所當然地被推選為總編輯。此外,他還當領袖生、兼史超域社長,又是校際辯論隊隊員,活躍得很,與沉靜的外表不大相符。

入讀大學時品方棄醫學而取社會科學,當時是同學間津津樂道的事。中五開始他和我都給分流到理科一班,中六和中七更同時選讀M班,即是準備讀醫科那一班。當年皇仁根據大學分科,把預科分為文理工醫四班。以品方的高考成績,入讀醫科是綽綽有餘,但他卻選擇了社會科學,以便騰出多些時間投入社會服務。果然他上了香港大學後,積極地繼續他的社會工作。不論是國家大事,例如中文運動、抗議日本侵佔釣魚台、認中關社,或是學生會以至學聯及亞洲學生協會的事務,都少不得他的份兒。我們在大學那幾年,正值香港學運的火紅年代,他作為學生領袖,歷練肯定是多采多姿。可是過了幾年絢爛的大學生活後,本來在學界已有相當知名度的品方,卻突然銷聲匿跡,許多同學都有好幾年無法跟他聯繫。原來他志在四方,畢業後隨即遠赴日本留學和工作多年,跟著先後在台灣,北京,新加坡,澳洲等地發展事業,在外居停長達18年。多年飄泊的經歷,打下了品方能夠寫出“對決”這本小說的基礎。

我們中學時有位同學,少時隨父母從內地偷渡來港,和許多貧苦的新移民一樣, 成長過程充滿著辛酸。這位同學人挺聰明,很吃得苦,也有志氣;少時的艱苦經歷,加上曾經眼見的種種不平事,培養了他堅忍不屈,好勝,以及有點偏激的性格。雖然學業成績不錯,但家裏實在太窮,眼見不一定有指望在香港升讀大學,便抱著碰碰運氣的心情,報考日本每年一度提供給香港學生的獎學金,怎知一考便考上了。中六還未唸完,他便去了日本留學。數十年光景,他赤手空拳,憑著一己的聰明才智和無比拼勁,在人地生疏兼排外意識濃厚的異邦一步一步地往上攀;讀書時是優異生,而且奪得學界拳擊冠軍,後來成為成功的生意人。但他的婚姻、家庭,以至感情生活卻是弄得一團糟。到了今天年過半百,回首前塵,這方面總覺得充滿遺憾和空虛。“對決”裏主角程志軒的出身,性格,在日本的經歷和兩段不愉快的婚姻, 處處都映泛著這同學的影子。我知道品方為了構思程志軒這個角色,除了憑記憶,還趁著過去數年間這同學途經香港之便,以至專程遠赴東京及北京,相約和他秉燭長談了許多許多個晚上,才掌握了這麼豐富的資料。除了程志軒之外,書中其他一些角色,也隱約是某些其他同學的寫照。其中一對看似平凡,雖然生活上沒有甚麼起落和激情,事實上是身在福中不知福的夫婦,最能引起我的共鳴。依我看更可能是品方夫子自道。是否真箇如此,又或者另有所本,只有他自己可以明證。書的後記引紅樓夢句 “真作假時假亦真”,引用得很貼切。小說人物,本來就真假難辨,既是反映現實生活,也是作家想像力的發揮,很自然地夾雜了作者週遭「真實」的人物事例和只存在於其浮想世界裏的「虛假」情節。 “對決”裏人物的曲折經歷,一般的讀者多會以為是虛構的而“真作假”,但我看“對決”時因它內容的真實而吃驚,有些我不甚了了的往事,甚至會自作多情,有所附會而”假作真”也說不定。想我們大略知曉內情的同窗好友們,也會作如是想。

看完了“對決”全書,我不期然想到宿命對人的影響。每一個人的命運際遇, 似乎都是有因有果,並非偶然。好像程志軒,要是沒拿到獎學金,留在香港沒有去日本,他未必會有這麼傳奇的一生。但他成長的背景,少時的景況,似乎註定了他要遠走他方; 也是由於這背景,造成他獨特的性格,才會有以後的發展。其實,作者品方自己不也是一樣?他能夠寫出“對決”這本小說,全仗他的文學修養,以及他在中學時期和他在日本的七年經歷。缺少以上任何一個元素,他都不可能構想出程志軒這樣一個人物,更不可能用曹雪芹寫紅樓夢般細膩的筆法,描述中日民族文化的衝突,以及志軒和幸雄、廣浩中日三代之間的恩怨情仇。我最近才知道,品方自少愛看書,愛寫文章的習慣,原來得力於他的父親。關老先生廣東南海人,家學淵源,學副五車,在故里是一位極享盛名的宿儒,尤長於詩詞,只是來了香港後大隱隱於市,才鮮為人知。受關老先生的影響,品方在大學畢業後的三十多年,筆耕不斷,文字功夫不僅完全沒有放下來,而且精進勵邁才有如此功力,寫下這部近年來我看過最能引起我共鳴的長篇小說。

二零零六年八月十七日

回頁首

 

 

 

 

也無風雨也無晴

李焯芬教授
香港大学副校長
 

打從孫中山那個年代開始,香港大學就偶爾會培養出一些「不務正業」的人。先說孫中山:他畢業後沒有做上幾年的醫生,便改行當「革命先行者」去了。朱光潛在港大原是唸教育的,後來變了美學大師,北大西語系系主任。許地山原是「五四」和新文學運動的旗手,後來又唱粵謳,又彈琵琶,又教插花,還寫了不少有關佛道的書,和「中國服裝史」、「中國錢幣史」、「扶箕」等文章,真的是雜家了。

近代的港大畢業生,也有不少人繼承了這個「不務正業」的傳統。原來當醫生的鄧昭祺,改行當了中文系的老師。謝俊仁醫生亦不再行醫了,專心彈古琴去。陳文巖醫生成了書畫家。機械工程系的高華文教授,是香港有數的雕塑家。物理學家楊健明教授,是香港聖樂團的台柱和男高音歌唱家。化學家潘宗光教授,原為港大理學院院長,現任香港理工大學校長,可他的佛學著作,卻是流通極廣,影響至大。周文耀和李卓人均為港大工程學院畢業生,前者現為香港聯交所行政總裁,後者則是工運領袖,各自精釆。人生就彷如一張畫。大學能提供的,僅是繪畫的一些基本技巧。如何描繪出一張張多姿多彩的佳作,還得看繪畫者自己。換句說話,還是以人為本,因人而異。

如此看來,專長於投資、財政及經濟事務的關品方兄寫小說,就彷如齊伐哥醫生寫詩一樣,也是很自然的事了。品方兄在繁忙的財經事務及投資管理工作中,始終保有一份知識份子寧靜致遠的人文情懷。這份情懷,既立足於作者長期以來對於文學藝術的熱愛,也建基於作者感受人生智慧的底蘊。「平常一樣窗前月,但有梅花便不同」。正是這份人文情懷,加上他對時代的使命感,促使他寫成了這本名為「對決」的小說。

我所認識的品方兄,一向是個很富文學素養,而且文釆飛揚的人。他描寫人物的內心世界,其細膩處並不亞於張愛玲。他烘摹景物及刻劃情節,其筆觸亦不遜於沈從文。這本小說文字優美,情節引人入勝,亦富人生哲理及時代氣息,令人反思不巳。它的文學藝術價值及可讀性均高。它反映了中日兩國近代的恩怨情仇和文化撞擊。它也讓我想起了盛唐時期,數以百計的日本遣唐使、留學生和留學僧;想起了空海、鑒真和唐招提寺。誠然,歷史上不乏「五百年前是一家,今朝卻是對頭人」的例子。也只有歷史方可知曉,中日何時才能終止已持續了百年的「對決」,而共同為新世紀亞洲的崛起、地球村的和平與全人類的福祉而攜手並進。

人世間的許多紛爭與「對決」,都離不開當年鑒真與空海宣講過的貪、嗔、痴。為了貪佔別人的領土與資源,於是挑起了戰爭,為無辜百姓帶來了深重的苦難,平添了民族之間的嗔恨。智慧與慈悲,是化解嗔恨的良方。智慧能除去人的愚痴與執著。慈悲無敵人,能化解人世間不少的紛爭與「對決」,把殺戮的戰場轉為和平的安樂土。願品方兄的佳作,能為大家帶來這份智慧與反思。

二零零六年六月六日

回頁首

回主页   |   简体版